Go to contents

新的韓中經濟合作應與“薩德之前”截然不同

新的韓中經濟合作應與“薩德之前”截然不同

Posted November. 14, 2017 07:33   

Updated November. 14, 2017 09:02

한국어

  為出席東盟峰會而正在菲律賓訪問的文在寅總統昨天與中國總理李克強舉行會晤,討論了旨在增進兩國經濟合作的實質性方案。當天的會晤,是兩天前文在寅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元首會晤一致同意結束薩德矛盾、使韓中關係恢復正常化的延長線上舉行的。在此之前舉行的韓國-東盟峰會上,文在寅提出了5年內將韓國與東盟經濟合作關係提升到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等周邊四強水準的“未來共同體構想”。

 據推測,由於自去年7月韓國決定部署薩德之後中國採取的報復措施,韓國企業遭受的損失超過13萬億韓元。這種情況下,恢復韓中經濟合作,企業的不安感將減輕。但是,不能因為中國團體遊客的重返和利用韓流熱風的文化交流重新活躍的短期好消息而一喜一悲。在薩德矛盾之後展開的韓中經濟合作局面裏,韓國政府和企業的態度必須和以前徹底不同。

 迄今為止,中國主要是從韓國進口中間材料組裝後再次出口的加工貿易,但現在已經擁有了自行生產從中間材料到成品的全部技術競爭力。再加上習近平體制下的中國,已決定其經濟政策模型從出口主導向以內需為中心轉變。薩德報復措施是產業重組的延長線上發生的。中國已決定擴大內需市場,有必要把側重於出口的商品品種向服務業品種擴大。

 考慮到中國的產業結構正在接近完成型,韓國必須將出口中國的商品的技術競爭力極大化。中國企業在智能手機市場上已經是能夠一爭高下的水準,但三星電子的對華出口沒有減少,只要靠的是存儲半導體的競爭力。不僅是半導體,在生物、環境領域也必須提高技術力量、搶佔市場,才能讓中國這一世界最大消費市場成為韓國企業的銷路。

 市場也必須多元化。過去中國從韓國進口半導體零部件,組裝成成品後重新出口的貿易結構,已經完全轉移到東南亞。文在寅與東盟商定的擴大雙邊經濟合作,將是擴大製造業出口基地的機會。經濟合作只有與國家間實利的利害關係相吻合,才能如實啟動。不管中國在解決北韓核問題的過程中有著多麼重要的作用,如果不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不管什麼時候,還會出現第二次、第三次薩德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