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韓美自貿協定,收起刀鋒吧

Posted November. 24, 2017 09:16   

Updated November. 24, 2017 09:45

한국어

  1989年10月1日。果川政府大樓一號樓農林水產部(現農林畜產食品部)來了一名短頭髮的西洋女性。她就是在世界貿易界擁有最大影響力的美國貿易代表卡拉·希爾斯。她的外號是“刀鋒”和“狠毒人”,是有名的強硬派。在空蕩蕩的一層大廳裏,迎接希爾斯的只有農林水產部國際合作科的一名事務官。這是對美國向韓國施壓要求開放牛肉市場的無聲抗議。

 與農林部長官對面而坐的希爾斯要求,“撤銷配額制,讓牛肉進口自由化吧!”農林部長官表示,“如果能解決牛肉問題,我願意提交辭呈,”表現出堅定的態度。政府的決心是如此堅定。

 但希爾斯並沒有退縮。面對“請克制提出性急的開放要求”的盧泰愚總統,希爾斯堅持“必須取得進展。”囊括了經濟界所有總裁的訪美使節團,雖然在美國華盛頓展開了購買波音飛機的“簽約儀式”,但得到的卻是“反正除了美國,你們也沒有地方能夠買到飛機”的冷淡回應。剛剛上任的金泳三總統雖然公開宣稱,“想盡一切辦法,也要阻止大米進口,”但最後卻是就烏拉圭回合達成了妥協。

 30多年後的今天,美國對韓國的貿易施壓,與當年並沒有什麼不同。雖然美國政府、政界和工商業界發出的聲音各自調門不同,但都明確傳達了“必須多買美國商品”的原則。

 在韓美貿易談判中,保持不變的還有一樣東西。那就是韓國政府左沖右突的應對。面對美國方面始終如一的“糾正不公正貿易”的要求,韓國在“原則和基調是什麼”上,經常是忽左忽右,把自己搞得稀裏糊塗。韓國一方面向美國派出使團,發出求愛信號,另一方面又對“豪華進口商品進行稅務調查”。針對30年前韓國政府挑唆、市民團體出面展開的驅逐進口商品運動,美國政府聲稱“不能消除國粹主義的擔心”,以此來找茬。結果,韓國總是在談判中被牽著走,沒能打出管用的牌,只好聽從美國提出的開放流通、金融、汽車等市場的要求。

 歷史的失誤不應重複,但令人悲哀的是,現實並非如此。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修改韓美自貿協定”的要求,韓國政府先是以“先進行市場調查吧”粗疏應對,但在聽到特朗普施壓“這樣下去可真的要廢除了”之後,又忙不迭地出面進行談判。韓美最高領導人好不容易達成“促進韓美自貿協定談判以增進均衡貿易”的共識,剛過了十天,執政黨代表又發出了“和特朗普政府說不通,真的很失望”的批評之聲。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則表示,“如果光談農業,容易被人抓住弱點。”韓國政府和執政黨好象自己踢開了“不要太早露底牌”的談判第一原則。

 現在不是話說在前的時候。現在應該正確地把握美方的要求,考慮如何來凝聚政府和企業界之力,如何實現韓國利益的最大化。既沒有必要粗疏地濫發將安撫國內反對輿論等做不到的承諾,也沒有必要刺激對方。“談判家必須讓對方預測不到地行動。落子要讓對方想像不到。”這是通商交涉本部長金鉉宗掛在嘴上的談判原則。金鉉宗的這一原則不能停留在嘴上。千難萬險的韓美自貿協定修改談判,現在連第一步都還沒有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