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夜班擾亂生態鐘

Posted July. 11, 2018 08:25   

Updated July. 11, 2018 08:25

한국어

據調查,上夜班或輪夜班等在不正常時間段像夜貓子壹樣活動的人,出現消化器官生物鐘紊亂而導致的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發生的概率正在加大。

   據科學學術雜誌《美國科學院學報》9日報道,英國薩裏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德布拉·斯肯(音譯)率領的研究小組,以14名美國成人男女在實驗室裏進行了為期壹周的寄宿集訓,得出了上述結論。

   研究組把實驗對象分成兩組,分別在白天和晚上進行活動。此後,又讓他們待在無法估算時間、人為設定亮度和溫度的房間裏,並按壹定時間間隔給他們提供零食,然後對他們的血液成分的132個指標進行了分析。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對象在代謝過程中出現的物質中的約20%(27個指標),其濃度以24小時為間隔發生變化,調整了身體代謝。這是因為調節身體活動節奏的生物鐘在發揮作用。

值得註意的是,夜間活動的人的代謝調節物質(89%,24項)最多會晚點12個小時。特別是在消化過程中分泌的代謝物質的紊亂尤為明顯。例如,在用餐前後需要提高的血糖濃度增加較晚。相反,中樞神經的生物鐘最多只晚了2個小時左右。

斯肯表示:“如果大腦和消化器官的生物鐘的生物鐘發生錯時,只需要3天夜班,就會搞亂代謝機能,如果進壹步研究細胞和荷爾蒙的變化,仔細查明其原因,可以用於開發治療方法。”


尹信英 東亞科學記者 ashill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