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騾子依然是騾子

Posted October. 16, 2018 08:17   

Updated October. 16, 2018 08:17

한국어

二戰英雄伯納德·蒙哥馬利元帥是20世紀戰爭史的見證人。壹戰中,他以排長身份參戰並負傷。二戰中,眾所周知,他在北非擊潰了德國名將埃爾文·隆美爾,在諾曼底登陸後進軍柏林。在20世紀後期,他曾擔任北約軍司令官,見證了冷戰和核武裝的時代。晚年他撰寫了世界戰爭史。

戰爭史著作雖多,但像蒙哥馬利壹樣經歷豐富實戰的將軍幾乎沒有著述。這本書引起了很大的關註。但即便如此,筆者還是產生了“為什麽蒙哥馬利要在高齡堅持撰寫戰爭史著作呢?”這樣的疑問。原來蒙哥馬利是關心戰士和教育的軍官。他曾在大英帝國的軍隊服役,並在世界許多地方工作,從古希臘戰場開始,對主要戰場進行了實地考察。曾是競爭對手的美國喬治·巴頓將軍雖然也閱讀過數千本書,也是對戰爭史有著淵博知識的軍人,但由於他是在美洲帝國建立前的美軍服役,所以沒能像蒙哥馬利壹樣在世界各地工作。

那本書的序言中有這樣的故事。有壹天,壹名軍官問蒙哥馬利,怎樣才能成為像您壹樣優秀的指揮官?蒙哥馬利說,要努力學習戰爭史。軍官壹副不屑壹顧的樣子,頂嘴道:“我認為,實戰經驗要比桌上的理論更為重要。”也許蒙哥馬利無數次與年輕的軍官對話,每次都是這樣的經歷。這不僅僅是蒙哥馬利的經驗。德國的弗裏德裏希大帝、法國的拿破侖也有過同樣的經驗。每當這個時候,拿破侖和蒙哥馬利都會重復弗裏德裏希大帝的回答。答案是這樣的。“我們部隊裏有兩頭參加了60次戰鬥後活下來的騾子。但那只騾子現在仍然是騾子。”

隨著17世紀槍和大炮的發展,原有的戰術變得毫無用處。當時,天才指揮官研究了羅馬的古典,在完全沒有使用火藥的羅馬軍隊找到了近代戰術的答案。這是人文學的真正的力量和必要性。最近,韓國社會叫喊著人文學,但不知道他們究竟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有沒有能力去體驗呢? 歷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