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高考-學綜的評比比率,大學自主勝過公共討論

高考-學綜的評比比率,大學自主勝過公共討論

Posted June. 01, 2018 08:09   

Updated June. 01, 2018 08:09

한국어

2022學年大學入學制度改革特別委員會31日公布了將移交公論化委員會討論的對象。在教育部5月11日要求必須提出意見的3項爭論點中,委員會決定將學生簿綜合錄取(學綜)和高考錄取的比例調整、是否轉換為高考的絕對評價,交給公論化委員會,但是把是否合並高考和定考排除在外。相反,把在高考中是否利用高考最低學歷標準列入了公開討論對象範圍。今後公論委員會將召開由利害攸關者、專家們參加的研討會,在6月之前制訂出4、5個改革方案。隨後,將通過電視討論會、各地區國民討論會和網上討論會收集國民意見後,於7月底以向400名市民參與團成員問卷調查的形式決定最終的方案。

學綜和高考錄取的比率問題,因不同地區不同階層而想法各異,利害關系也相沖突。這是因為,首都圈和地方、四年制大學和專科大學的現實情況都不同。地方大學不是以學綜和高考為主選拔學生,而是以學生簿科目錄取(內申)為主進行選拔,而專科大學錄取的大部分是沒有參加高考的學生。大學入學特別委員會委員長金鎮慶(音譯)也在最近的記者座談會上表示:“很難整齊劃壹地勸告學綜和高考錄取的適當比例。”也就是說,金鎮慶自己也承認公論化過程和統壹比例方案存在的問題。

如果大學錄取單壹化,最受其害的是大學入學考試的主體——學生和大學。具備多種特性和才能的學生們被剝奪了符合自己特長和水平進入大學的機會。各大學想要招聘的人才各不相同,但都不能這麽做。首爾地區大學紛紛訴苦道:“要想選拔未來型優秀人才,必須允許大學直接運營詳細的入學錄取制度。”韓國教員團體總聯合會表示:“學綜和高考錄取的比率和高考最低學歷標準問題,原則上是由大學決定的問題。”

也有不少人擔心,入學錄取單壹化將導致大學排名的副作用。盡管如此,政府仍然表示將委托非專業人士制定單壹方案。因此,有人批評說,公論化無視了入學考試和教育中長期方向的討論,壹味地糾纏於細枝末節的問題。在大學入學制度的改革過程中,沒有考慮到教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