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法國大選,中産新黨能取勝嗎?

Posted April. 22, 2017 07:02   

Updated April. 22, 2017 07:10

한국어

法國大選將于4月23日舉行。昨天巴黎香榭麗舍恐襲前夕實施的民意調查中,中産新黨“前進黨”候選人埃馬紐爾•馬克龍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極右翼的國民陣線候選人瑪麗•勒龐。右翼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菲永以及最近迅速上升的極左政黨候選人梅拉松排名其後,成爲領先的四名總統候選人。

此次大選的特征,是傳統右派社會黨和共和黨的迅速衰落和標榜中産的新黨的迅速成長。執政的社會黨候選人阿蒙排名第五,與第四名差距很大,幾乎沒有進入第二輪選戰的可能性。共和黨的菲永雖然排名第三,但進入第二輪同樣前景暗淡。這與我國大選的情況有不少類似之處:右翼新國家黨因分裂而距離當選可能性遙遠,左翼的國民之黨標榜中産,對共同民主黨候選人造成威脅。不過不同的是,法國是傳統左派政黨在沒落,而我國則是傳統右派政黨正在沒落。

法國的大選,是如果在第一輪投票中沒有候選人能獲得過半數選票,一周之後將爲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進行決定性投票。在民意調查領跑第一和第二位的馬克龍和勒龐如果在23日的第一次投票中過關進入第二輪,馬克龍有望大幅領先勒龐。因爲昨天在香榭麗舍恐襲事件,右翼的菲永和極右的勒龐可能有更大收獲。但是,由于一如預料地由馬克龍當選,作爲只經曆過共和黨和社會黨執政的法國而言,將是第一次。主要發達國家自二戰以來,幾乎沒有出現過由第三黨單獨執政的情況。法國的大選結果也將給我國的大選帶來影響。

像德國一樣,不去致力于提高企業的生産效率,而是通過縮短勞動時間等分享就業,是法國的痼疾。每個政權都解決不了幾乎是世界最高水平的青年失業問題,在選舉中遭遇重擊被趕下台。經曆2015年巴黎恐襲和2016年尼斯恐襲事件後,安全問題讓人們開始懷疑政府的國家運營能力。但是,現有的政黨雖然都令人討厭,但單憑對新政黨的期待心理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冷靜地分析問題的本質,即便有點痛苦也要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法,只有這樣的選民才能讓國家再次走上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