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報紙的標準

Posted June. 03, 2017 07:31   

Updated June. 03, 2017 07:31

한국어

“文在寅總統表示‘十分震驚’。”(總統國民溝通首席秘書尹永燦)在青瓦臺吹風會上介紹他體會總統感情的直接反應,好像是上任以來的第一次。也許對於青瓦臺而言,還是很克制地公佈了總統的“震怒”。後來則引起了軒然大波。民政首席秘書室直接出面進行真相調查,說是“以下克上”“擾亂國紀”等等,反應十分強烈。執政黨也立刻站出來推動召開國會聽證會。

  衝擊對國防部和軍方形成了巨大的打擊。軍人們的腦子裏一片空白。餘波並未就此停息,擴散到了外交安保部門和整個官僚社會。連同感覺不靈敏的人也在感歎,“啊!換了政權了,有了切身感受了。”也許青瓦臺要的就是這種連鎖反應的效果。官員們現在好象都預感到,盧武鉉政權的風格要捲土重來了。

  盧武鉉前總統在外交安保政策上十分強調透明度。他表示,政策決定過程不能像過去帝王權力時代那樣在密室裏秘密形成,即便是敏感問題也要經過國民討論。而且把協調民意和有關部門政策的功能,交給了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事務處。當然要依靠青瓦臺的力氣了。

  文在寅總統觀念的根本裏,也存在著那個時代。他的競選綱領集曾標榜“國民外交”。上個月向主要國家派出特使時,也歷數了政治的正當性和透明性。他尤其強調,“一定要強調,新政府是通過人民力量上臺的政府。”他的意思,是要讓人理解,通過燭光革命誕生的新政府,一定會重新考慮過去密室裏所產生的協議。

  但是,決定透明的政策,勢必要付出代價。盧武鉉政府時期,習慣於秘密主義的各部門的自律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人們對職業外交官和制服軍人的猜疑加劇。隨後,就頻繁發生了分管部門在決策過程中遭到排斥的情形。再加上自主派和同盟派之間的矛盾,連同青瓦臺也成了理念的戰場。

  文在寅總統當時作為民政首席秘書和秘書室長,看到了這一整個過程。尤其是他擔任民政首席秘書時,圍繞龍山美軍基地遷移談判出現巨大的矛盾時,還負責對國家安保會議、國防部、外交部進行了調查。曾在青瓦臺工作過的軍事專家金鐘大在“採訪結果”中寫道,在當時鮮血淋漓、如同戰場的氛圍中,文在寅首席秘書仍然沒有失去平衡。

  文在寅在收到公職紀綱秘書的調查報告後,再次傾聽了雙方完全相反的立場,把起初偏向一方的17頁報告概括成6頁的立場平衡的報告。盧武鉉總統對於文在寅的報告態度如何呢?“不管怎麼思考,都不知道究竟哪一方的主張是正確的。”(盧武鉉《越過時代的門檻》)

  炮製一份既不興奮也不偏向因而連總統也被搞暈的糊塗賬報告,就是“文在寅的性情”。曾經那樣的文總統終於發怒了。通過民政首席室的調查,是哪一方撒了謊,還是溝通交流出了問題,終將真相大白。但是,還有更令人納悶的。究竟是什麼是誰,打破了文在寅的平靜心?難道是因為當謀士和當總統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