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莎翁全集結束“阿登版”時代,開啟牛津版時代

莎翁全集結束“阿登版”時代,開啟牛津版時代

Posted March. 06, 2017 07:09   

Updated March. 06, 2017 07:18

한국어
去年年底由李相燮(音譯,下同)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出版,是不可忽視的一樁文化事件。上個世紀60年代由金載男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首次出版的時候,韓國是世界各國中第七個翻譯出版其全集的國家。雖然其後又有過若干個新的版本,但只有這一次李相燮翻譯的全集才開創了新的局面。

這是因為,一直以來發揮正本作用的“阿登版”時代宣告結束,反映了最新研究成果的“牛津版”時代已經開啟。首先是最大程度地體現了莎士比亞原有韻文和韓國語的自然感,韓國語版的莎士比亞全集由此擺脫了坪內逍遙日語版的影響,展現了英語文化的精髓。

讀莎士比亞的重要性,還有必要再三強調嗎?美國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在其著作《西方經典》一書中宣稱,莎士比亞的作品是代表歐洲文明整體的經典的核心。布魯姆稱,莎比亞不僅發明了近代人,還發明了近代英語。莎士比亞劇作中登場的眾多人物,是此前歷史中從未有過的新人類,蘊含了西歐近代人的性格。

哈姆雷特是此前從未有過的擁有複雜內心的人物。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是如此。14歲的朱麗葉所說的話,“如果羅密歐愛我的話,我願改掉我父親給我的姓氏,”至今讀來還讓人感到衝擊。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因為有無數詩人、作家和思想家而逐漸變得成熟。布魯姆聲稱,這些人能取得如此高水準的成熟,是因為他們與巨匠莎士比亞進行了競爭。

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廣為人知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麥克白》等幾部作品,是人文教育中的必讀書目。但是,想要在文化的上全面成熟,這些仍然不夠。要深耕土地,就得廣耕土地。努力去掌握全貌而不至錯漏,是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共同資質。期待今後出齊的崔宗哲譯本、金正煥譯本,同樣作為莎士比亞作品的譯本,能刺激韓國語和韓國文化,為使之更為繁盛而添磚加瓦。

為此次全集出版而感到最開心又是誰呢?首先想到的是韓國學領域綻放異彩的閔泳奎先生(1915~2005)。他既是史學家、佛教學者,也是書志學者,以文章優雅品格高雅而聞名。他經常說,“每次寒假通讀莎士比亞全集,是人生一大快事。”想來閔先生雖然肯定讀過阿登版和逍遙版的莎士比亞,但後學們卻能領略韓國語版的好事。不由得想像,每當假期後輩們閱讀莎士比亞全集的模樣。我們人文學的容器就會那樣壯大吧。

慶熙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李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