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同樣的E小調音樂爲什麽會産生不用的感覺?

同樣的E小調音樂爲什麽會産生不用的感覺?

Posted November. 21, 2017 07:31   

Updated November. 21, 2017 08:40

한국어

在聽音樂節目時,播音員說“給大家聽一聽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C小調”, 這時我們不禁會産生這樣的疑問“知道該交響曲,但C小調是什麽……”

 在我們唱歌時,可以按照自己的聲音來升音高。但是經典作品已由作曲家定好了音高。如果該作品是大調、音階名“哆”相應的爲“C”,該作品就成爲“C大調”。如果作曲者在作曲過程中改變了心意,提高一個音組再寫的話,這部作品就成了“D大調”。

 有人說,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顔色”或“性格”。20世紀初,法國音樂學家艾伯特•拉維尼亞克(照片)曾對此解釋說,“C大調單純、樸素、單調乏味,F大調是田園牧歌式的,所有的節拍組合都具有特別的氛圍。”

 但是,有人對這種的解釋産生了懷疑。勃拉姆斯的第四號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五號交響曲、德沃夏克的第九號交響曲《來自新世界》同樣是E小調。但是3部作品的氣氛中沒有共同點。第一首曲子是像寒風吹來的晚秋一樣,營造出肅殺冷清的氛圍,第二首曲子則給人以憂郁的感覺,而第三首曲子似乎是一種環視陌生的地方的感覺。

 況且,音高本身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見機逐漸提高了。有人說,今天的C音比莫紮特時代高出半個音階,這種說法基本上正確。那麽,對于莫紮特的第四十一號交響曲《Jupiter朱庇特》,莫紮特自己也可以說,我覺得音高是今天的B大調。但莫紮特感覺的C大調也是“單純、樸素、單調乏味”,我們感受到的C大調也是像他一樣的感覺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故事很長,24日在仁川文化藝術會館大劇場,仁川市立交響樂團指揮鄭致溶將演奏19世紀末三首“偉大的”E小調交響曲的其中一首—柴可夫斯基的第五號交響曲。大提琴演奏家馬丁•洛爾也將協奏同是E小調的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聽起來或許會覺得膩,但同調的兩首曲子的氣氛大不相同。



柳潤種記者 gustav@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