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60年前的今天,世界上最早的动物宇航员“莱卡”飞向太空

60年前的今天,世界上最早的动物宇航员“莱卡”飞向太空

Posted November. 03, 2017 07:27   

Updated November. 03, 2017 09:10

한국어

1957年11月3日。六十年前的今天,一只狗飞向了太空。这就是被记录为最早的“宇航员”的莱卡(Raika)。莱卡搭乘直径2米、重量504公斤的苏联人造卫星“史普尼克2号”进入地球轨道。这距离人类首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1号”发射才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莱卡的脉搏、呼吸、体温等被实时传送到地面控制塔上。据悉,史普尼克2号在距离地面1500公里高的宇宙轨道上,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运行,每隔1小时42分钟绕地球旋转一周,莱卡在1周的飞行后,用之前准备好的药物结束了生命。

 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将人造卫星返送回地球的技术,因此莱卡的死亡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为在宇宙中生物的身体变化提供宝贵信息的莱卡,实际上是因高烧、缺氧、压力等,在进入轨道后5 ~ 7个小时之后就死了,这一真相直到2002年才迟迟对外公开。

 从莱卡开始,许多动物前后被送往太空。它们提供的信息,确认了在宇宙空间可以生存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始有动物平安归来。1960年苏联的史普尼克5号在载着贝尔卡和斯特雷卡拉这两条狗绕地球17圈后返回地球。得益于此,第二年4月人类首位宇航员诞生了。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成功进行了宇宙飞行。

 以狗和猴子为主的实验动物种类在国际宇宙空间站建成后变得更加多样。它们主要用于进行在无重力、强烈的放射线、寒冷等宇宙的极限环境中,生命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的探测研究。啮齿类动物为掌握无重力状态下的肌肉受损现象;鱼的透明皮肤为掌握宇宙放射线对内部器官产生的影响方面做出了贡献。2007年,名为“Nadezhda”的母蟑螂在12天的宇宙生活中,成功“怀孕”,返回地球后成功使其孵化了33只小蟑螂。

 最近,为应对长期宇宙(太空)旅行和行星迁移,研究范围扩大到了试探人类的生殖可能性上。去年4月,中国科学院(CAS)表示,在宇宙中确认了哺乳类的生殖可能性。他们用中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实践10号”运载6000余枚老鼠的初期受精卵,并将其送往宇宙。研究人员每隔4小时观察受精卵的变化,确认了在卫星发射前处于第二细胞阶段的受精卵中的一部分经过细胞分裂,在80小时后发展为胚盘胞。胚盘胞是着床在子宫上时期的受精卵状态。中科院教授段恩奎说,“人类要想进入宇宙,首先要知道能否生存和生殖。通过老鼠受精卵的研究,算是首次开启了该研究领域之门。”

 今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桑福德-伯纳姆-普利贝斯医学发现研究所(SBP)研究小组利用美国宇宙开发企业Space X的宇宙飞船,将1800只果蝇送往国际宇宙空间站。这是为了解决宇宙环境是否会引发基因突变,使其世世代代传下去的疑问。如果果蝇在宇宙空间中产卵,就可以确认从诞生到死亡,一生都在无重力环境下度过的果蝇的状态。SBP教授卡伦•奥科勒表示,“果蝇在遗传基因方面与人类相似,因此对类推宇宙环境会对人类的遗传产生何种影响是有帮助的。计划研究结束太空旅行的果蝇的后代,以此掌握宇宙环境在世代繁殖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权艺瑟=东亚科学记者 yskw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