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国内科研人员发现13000光年外类地行星

Posted April. 27, 2017 07:24   

Updated April. 27, 2017 07:33

한국어
韩国科研人员依靠自行打造的天体观测系统,首次发现太阳系外类似地球的行星。

韩国天文研究院26日宣布,它与美国航天局、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等一起,通过该院的地上望远镜“外系行星探索体系(KMTnet)”和美国航天局的“斯必泽”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13000光年(1光年为约94600亿公里)的地方发现质量和大小与地球相仿的外系行星(OGLE-2016-BLG-1195Lb)。

KMTnet是韩国天文研究院为寻找“第二个地球”,2015年在智利、南非和澳大利亚三地天文台独家建立的天体观测网络。天文研究院责任研究员李充旭表示,“就像我们用双眼来正确掌握事物的正确位置一样,同时利用地面望远镜(KMTnet)和太空望远镜(斯必泽),就可以正确了解地球与外系行星之间的距离。”

此次发现的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43倍,很可能是由岩石构成。它与重心星(恒星)的距离为1.16AU(天文单位,1AU约合1.5亿公里),也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AU相仿。不过,其重心星的质量只有太阳的7.8%,是温度远低于太阳的红矮星,行星的表面温度也比太阳系最外侧的冥王星(约摄氏零下230度)还要低。估计有生命体存在的可能性很低。

该行星是目前已知的外系行星中距离重心星较远的行星。天文研究院外聘研究员安德鲁•古尔德(德国马克斯佛朗克天文研究所教授)表示,“这说明地球型行星能在多种条件下形成。”意思是说,地球型行星比以往想象的更为常见。

在迄今已发现的3600多颗外系行星中,大部分与重心星的距离不到或接近1AU。最近在39光年距离的星球“特拉皮斯特-1”附近发现的7颗外系行星,与重心星的距离是0.01∼0.06AU。其原理,是当主要行星经过重心星前面时,会出现重心星的亮度随之变暗的蚀现象。如果重心星和行星的距离太远,则看不到上述现象。

相反,KMTnet则利用光线会因为行星的重力而弯曲、星星亮度瞬间变亮然后变暗的“重力镜头现象”,适于观测与重心星距离在1∼10AU之间的行星。通过重力透镜法发现的外系行星在全球只有56个。此次发现的行星,是其中大小最小、与地球最相仿的一颗。李充旭表示,“今后将继续通过与美国航天局等的合作,在通过重力透镜法探索外系行星中发挥引领作用。”



宋景恩 东亚科学记者 kyungeu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