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助推与干涉主义

Posted October. 11, 2017 07:36   

Updated October. 11, 2017 09:03

한국어

  英国政府每年从路边收集的垃圾多达20万麻袋、7500吨。环境保护团体“清理英国”在任何运动都不起作用之后,2015年6月向行为经济学家们求助。学者们注意到,人们乱扔垃圾,是因为都认为没有人会知道是自己干的而采取的无意识行为。所以,他们建议快餐店在饭盒上注明购买者的姓名。去掉匿名的外套、显露每个人的责任感,这种实验是正在进行时。

 ▷如果机长在飞机起飞之前在广播中说“坠毁的可能性极其低”,乘客立马会陷入恐惧。可以说,行为经济学就是这种人们依赖于直观的不合理的、消极的存在。正因如此,诸如疯牛病争议这种非理性的恐惧才会迅速扩散,人们在加入因特网购物时因为懒得点一下拒收广告,才导致深受垃圾邮件之害。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在8年前出版的著作《助推》(Nudge)中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含蓄的介入诱导直观而惰性的人走向积极的方向。他致力于把行为经济学与现实相结合,终于在9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引用助推效果最多的地方,是阿姆斯特丹机场男性厕所的小便池。在便器正中间画上黑色的苍蝇后,溅到小便池外的小便便减少了80%。

 ▷《助推》强调“介入主义”,是符合标榜大政府的进步政权的概念。此前的保守政权也曾将助推与改革规章制度相结合,最后却失败了。无论如何,助推的哲学,是在复杂的问题上,相比让大众去思考,由政府来作出选择并提供一个答案。但是,助推也不能滥用。例如,如果把不拒绝捐赠器官看作同意捐赠,就是不行的。《助推》一书的共同作者卡斯·桑斯坦在《助推》的续篇《更简单》一书中就提出了强烈的警告:“政府不能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而恶意利用投票的基本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