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渣滓”

Posted May. 09, 2018 08:06   

Updated May. 09, 2018 08:06

한국어

某有线电视台曾播放过名为“语言力量”的实验纪录片。把刚做好的米饭分装到两个玻璃瓶里,瓶上分别写上“谢谢”“讨厌”的句子。把玻璃瓶交给实验参加者后,在一个月里请求他们对“谢谢”瓶表示称赞,对“讨厌”瓶说一些负面的话。

▷四周之后,回收了两个瓶。一眼看去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谢谢”瓶里的米饭出现很多白色的霉点,散发出浓烈的酒曲味道,但“讨厌”瓶里的米饭覆盖着黑糊糊的霉点,已经腐烂。参加者们惊叹道:“饭粒上又没有耳朵……”。运用这一原理,一些学校为了向学生们教育正面语言的力量,还利用受到称赞的地瓜和没有得到称赞的地瓜进行了生长实验。

▷一句一句的话积累起来,连微生物和植物都能出现变化,给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今天我无心说出的话,可能会给某个人带来希望,也可能给某个人带来挫折。2016年,仁川一家幼儿园的保育教师们称两岁的孩子为“渣滓”。因为“快点吃,你们这些渣滓!”之类的说法,四名教师因涉嫌在精神上虐待儿童而被起诉。最近大法院最近确认了地方法院的一审无罪判决。法院的判断,因为婴幼儿们还听不懂话,所以无法确认是否有害精神健康,因此不算虐待。

▷即便从法律上讲是无罪,但在道德伦理上果真如此吗?非但不能给幼苗们说一些积极的话,还要滥用语言暴力,这种行为相当于是心灵的土地上撒下了有毒的种子。语言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也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尤其是保育教师挥动了锐利的话语之刀,但社会却在无心地袒护她们。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互联网上,如今都是粗口有如洪水。这些东西层层堆积,难道不是在助长语言的堕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