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大象的哀悼

Posted November. 14, 2018 07:24   

Updated November. 14, 2018 07:24

한국어

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存在,能特别敏锐地对其他存在的悲伤作出反应。在诗卖不出去的时代,凭借名为“散乱(A Scattering)”诗集获得2009年“科斯塔图书奖(Costa Book Award,英国最富盛名的文学奖项之一)”的克里斯托弗•里德,那位英国诗人也如此。既是诗集的题目,也是书名的“散乱”展现出了凝视其他存在的悲伤的悲伤的诗人形象。

 在这里其他存在指的是大象。他的诗中大象之所以能让我们感到心痛,因为大象的哀悼与诗人的哀悼重叠在了一起。正如他的诗首行(“大家都看过这种场面吧”)所说的那样,大象哀悼的样子是我们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在Youtube上轻易找到的场面。

 大象们在路过的时候,发现了路边散落的同族的尸骨后停止了脚步。这是生前认识并一起生活过的死去的大象的骨头、活着的其他派系的大象被吃掉后只留下一堆骨头的大象的残骸。大象们围着骨头陷入了沉默。但是其中一头大象开始触摸骨头。用鼻子卷,甚至伸入长牙向上或左右晃动,并用后脚小心翼翼地轻轻碰触。那个样子不知怎么搞的,给人一种肃然和悲伤的感觉。这证明哀悼并不是人类的专有物。诗人认为,大象触摸散放骨头这一行为或许是它们的“多年的意识”,即哀悼的方式也说不定。虽热身躯大小和悲伤不是成比例的,但大象的庞大的身躯似乎在诉说悲哀的大小。巨大“悲伤的身体”。

 诗人在看到对待同族的骨头的大象们的行动后,回顾了失去自己的爱妻后陷入悲伤绝望情绪的自己。他也想像大象那样。像在沉默氛围下触摸散放骨头,哀悼同族的大象一样, 想给“让悲伤的想法变得充满希望”排列成行,并记住自己爱的人。因此,大象们的“灵魂啊,请为我引路吧。”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记忆的开始。文学评论家•全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