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中央学校与独立运动的历史渊源

Posted May. 05, 2018 07:56   

Updated May. 05, 2018 07:56

한국어

京城(首尔)北村的桂洞1号中央学校。坐落于树木郁郁葱郁的三清洞山坡上的2层规模的红砖房学校成为了长安有名的建筑。1917年11月,只靠民族资本,以及老师和学生们亲自打地基、搬石头等,用同一民族的热情和汗水建成了这一新校舍。(《每日新报》1917年12月4日刊)

 学校创始人仁村金性洙(1891 ~ 1955年)亲自选址。(新校舍)后面可以吸纳北岳山的正气,在前面可以一览无余地俯瞰京城长安,是含有培养学生们的浩然之气的仁村先生的意志的风水宝地。

 老师和学生都把头发剪短了。300名学生身着类似海军军官服装的校服和扎有黑布的校帽。这是散发着浓厚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印象的头发和制服。在民族学校上学的学生们感到非常自豪。中央学校一出名,日本官员们就提出“是谁批准建立中央学校的?”,责任问题浮出水面。(《古下 宋镇禹 传记》)

 教师们的阵容也很华丽。崔奎东、李重华、李光钟、李奎荣、权悳奎等当代的大师、金性洙、宋镇禹、崔斗善、李康贤、玄相允、罗景锡等日本留学归来的实力派人士向学生授业解惑。创建者仁村先生曾亲自担任过教授英语和经济的普通教师,校长古下宋镇禹(1890 ~ 1945年)慷慨地对待教师,提供给他们比自己高的月薪。朝鲜社会对仁村和中央学校的期待越高,日本帝国主义总督府对其的监视和警戒就越强。(《仁村 金性洙传》)

 事实上,中央学校是培养“教育光复”、“民族更生”的摇篮,曾培养出不少民族运动家,这里也是培养排日独立意志的根据地。因对日本帝国主义实施袭击,使日本人亡魂丧胆的“义烈团”团长金元凤和创建了“朝鲜义勇队”的金枓奉、因“已被他人蹂躏的土地上也能莅临春天吗?”而闻名的民族诗人李相和等出色的独立运动家们都是中央学校出身。(《中央百年史》)中央学校的学生们在“3•1运动”展开之后,主导了示威。据悉,此时被日本帝国主义逮捕并遭受体刑的中央学校学生仅在确认范围内就达到了30多名。(《仁村 金性洙传》)

○ 中央学校值班室成为连接国内和海外的据点

 1919年1月,在冬天的寒风中,位于“北村名胜”的中央学校校园,因微妙的热气而沸腾。从东京留学生宋继白听到《2•8独立宣言草案》后找到中央学校的那时候开始,中央学校这里变成了谋划3•1运动的策源本部。

 位于教室前的运动场东南方向的中央学校值班室(当时作为校长的私宅)一直灯火通明。学校创始人仁村和校长古下、教师几堂玄相允(1893∼?年)生活在一起,共同设计民族的未来。另外,从外部找到这里的有志之士,乘学生们在外面监视日本密探的密行时,和中央学校组织们一起隐秘而又积极地讨论了独立运动。

 仁村和古下在附近的金士用的家(桂洞130号)中解决吃饭问题。自然地仁村的首尔住处也成为了借吃饭为名的独立运动的聚会场所。海外留学派和国内有志之士来到首尔,基本都会访问中央学校和仁村的住处。当时在美国活动的吕运弘(吕运亨的弟弟)在接到巴黎和会提交“独立请愿百万人签名”的密令,潜入韩国后最先访问的地方也是仁村的住处。(李敬南,雪山张德秀)。吕运弘也是中央学校出身。

 就这样北村以中央学校为中心,成为了连接国内和海外的据点。问题便由此产生。这是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独立运动的方式。金性洙、宋镇禹、玄相允等中央学校组织认为,国内的独立运动,仅凭任何一两个宗派或团体的力量是无法取得成功的。由此他们判断,国内的主要民族势力都团结在一起进行举事,在国外进行支持该独立运动的活动,这或是最有效、最理想的运动开展方式。(《古下 宋镇禹 传记》)

 他们决定先向天主教伸手。宋继白听到并带来的《2•8独立宣言》(草案)用作说服对方的“武器”。玄相允带着宋继白去找了崔麟(1878 ~ 1958年)。作为天主教下属的教育机构—普成学校校长的崔麟,曾是玄相允和宋继白就读普成学校时期的老师。

 崔麟看到宋继白拿出的独立宣言后十分震惊,并立即向天主教首长孙秉熙(1861 ~ 1922年)进行了报告。孙秉熙早前已通过李钟一领导的“天主救国团”等情报网和团结的组织力,正在计划举事。孙秉熙在接触到该宣言书后,决定联合国内外势力展开民族起义。

 确认孙秉熙的参与发言的玄相允和宋镇禹等人即刻聚集在崔麟的家中内室,举行了兼备庆祝的秘密会合。代理天主教教主孙秉熙的意见的崔麟和中央学校组织一起,共同成为了参与独立运动的主角。

 他们在深夜展开了有关实施独立运动的具体计划和方法的讨论。最终在展开独立运动的顺序方面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以民族代表的名义宣布朝鲜独立,印刷该宣言书并向全国发布,之后展开国民总动员的大规模示威运动,并将朝鲜民族的独立愿望向国内外宣告。(玄相允《3•1运动爆发概略》)

 巧合的是,崔麟和孙秉熙都居住在北村。崔麟住在斋洞68号(目前宪法法院所在的位置)、孙秉熙住在嘉会洞170号(目前北村博物馆所在的位置)。33位民族代表之一的韩龙云经营的唯心社(桂洞43号)也在北村筑巢。如此这般,朝鲜王朝以来贵族两班掌权阶层聚居的北村成为了3•1独立运动的最前沿基地。

○ 受到李光洙的文章刺激的崔南善

 《2•8独立宣言》还引来了以“当代大文豪”而闻名的崔南善(1890 ~ 1957年)的参与。当时经营着新文馆(乙支路2街21号)出版社的崔南善在他18岁时,作为发表韩国最早的新体诗《海上致少年》的文人,与东京留学生出身的李光洙、洪命熹一起被称为“东京三才”。另外,直接参与国内外独立宣言运动的3人,后来因供职《东亚日报》的机缘,又被称为“朝鲜三才”。事实上,仁村和古下很早就看好他们三才。

 宋镇禹和玄相允从东京留学生们的举事计划之前开始,为了拉拢崔南善并一同参加独立运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花了很多的功夫,但崔南善没有立即同意:“我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对这样的他来说,宋镇禹拿出的让其回心转意的正是《2•8独立宣言》。宋镇禹向正好去到中央学校的崔南善读了宣言书。崔南善在看到东京后辈们的举事计划和独立宣言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崔南善的脸变红了,甚至连读宣言书的手都是颤抖的。再加上听到李光洙会参与拟定草案的消息后,他激动地表示,在国内使用的独立宣言,自己将亲自制作。(《古下 宋镇禹 传记》)

 崔南善决定亲手包办独立宣言书,发送给日本政府、贵族院、众议院及朝鲜总督府发送的通告书,以及交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请愿书、向参与巴黎和会的列国委员发送的信函等。

 但从负责宣言书的一方的立场来看,只能产生急躁心理。因为,如果宣言被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将成为泡影。更何况,崔南善在1年前的1918年9月接受了天主教方面的独立宣言执笔委托,但并没有展示出能够完成该任务的“实力”。

 当时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重点调查对象的崔南善,没有在自己家三角町(中区三角洞),而是借用了初音町(现在乙支路5街五壮洞)附近的一处日本小泽家的学生书房三周的时间,秘密地写了文章。在某一天,玄相允想了解宣言书进行到了何种程度,于是找到了崔南善停留的日本人的家。崔南善不在家,所以下次再来吧,日本女性这样说道。” (以下 玄相允的回忆,《东亚日报》1949年3月1日刊)

“我很清楚玄老师为什么来这里。”

 玄相允以瞬间无语的表情含糊其辞地表示:“知道什么?我只是来看崔先生而已,就来了。”于是那女的大笑着说,“既然来这儿了,就进来看看再回去吧”,极力劝玄相允进房间。在日本女性的强劝下进入房间的玄相允差点吓破了胆。那女的慢慢地从自己的衣襟里拿出《独立宣言书》进行展示。玄相允吓得脸色发青读宣言书的期间,她叫来了自己的儿子(和日本人前夫生的21岁的青年),从他的衣襟里拿出了发给日本政府的通告书,并进行了展示。

 事实上那名日本女性是前往日本留学并与崔南善一同回国的林圭(1867∼1948年)的夫人。当时林圭在中央学校教日语的时候,进入了崔南善经营的“朝鲜光文会”,并负责传统的刊行工作。他主要负责将《3•1独立宣言》和《独立请愿书》等注释、翻译成日语后发往日本,并以寄函的方式通知日本内阁和众议院、贵族院等。

 之后,玄相允质问了犯下危险的事情的崔南善。但是崔南善回答道, “比起在咱家或交给朝鲜人,反而似乎交给日本人更加安全,所以那样做了。”虽然采取了那样的秘密措施,但直到3•1运动发生的那一天那一刻位置,玄相允都始终没有放下那颗担惊受怕的心。玄相允回忆道,“己未独立运动(3•1运动)真是天佑神助。”


安永裴 专门记者 oj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