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戛纳恶评《最后的模样》,导弹肖恩:“童话解决不了残酷的现实”

戛纳恶评《最后的模样》,导弹肖恩:“童话解决不了残酷的现实”

Posted May. 23, 2016 07:37   

Updated May. 23, 2016 07:55

한국어
“如果不以开放的心胸(对待电影),看完就完了,我对那种人毫无兴趣。”

好莱坞的坏小孩在各种恶评毫不屈服。在11日至22日举行的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后半部分的热议影片是演员肖恩•潘(56岁)导演的竞争单元入围片《最后的模样》。只不过,它是因为恶评如潮而不是好评。

当地时间20日,在记者看片会后不久,以网上为中心,各种恶评如潮。21日,综合各国主要媒体评论家点评的杂志《银幕国际》,公开这部满分为4分的电影的最后得分为0.2分。当天下午,在法国戛纳的某饭店里,记者遇到的肖恩•潘表示:“(恶评)与我毫不相干。”“最近对于艺术宣传活动的价值,评价过高,”反过来对评论家和媒体提出了批评。

该电影以2003年非洲利比里亚内战为背景,描写了在联合国难民营中工作的兰(谢利兹•莎朗饰)和米格尔(哈比艾尔•巴尔丹饰)的爱情与矛盾。该片同时展示了非洲的惨状,要求观众们针对这种悲剧积极行动起来。

这部影片过分赤裸裸地描写了战斗过程中受伤的平民的可怕伤口和难民营中凄惨度日的情形,以及推出白人为主角等方面,被批评为“贬低难民”。肖恩•潘表示:“如果观众们对电影场面不能接受,这只能意味着他们一直对现实不够关心。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我所看到的、经历的东西。”

“行走在这里(戛纳)的人们,总装作要说出自己想法的样子,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在附和看起来比自己强的人们的意见。媒体似乎是谁能对其他人的工作懒作评价似的,在进行对抗。”

肖恩•潘对恶评作出了粗暴的回应,但在被问到他在2010年海地大地震后在当地展开人道主义救援活动时,打开了热情的话匣子。

他表示:“我认识到,当电影导演和运营难民营一样,都需要能力。必须处理预案中没有的紧急状况,经常是今天还干着本应该昨天完成的工作。”

滔滔不绝的肖恩•潘,在被问到在电影中出演配角的儿子霍普时,脸上难掩微笑。“这家伙真是有热情。在电影开拍前,在救护现场干了4个月时间。虽说关于儿子的问题,本应该问他本人……”

当记者问道,“你采访过古巴的卡斯特罗、毒贩古斯曼等诸多争议性的人物,并亲自前往纷争地区,难道不害怕吗?”他笑着说:“我反正是要死的。但在在上采购员说现在该离开人世了这话之前,不还得活着吗?”

“我不是想用电影来拯救世界。以‘用美丽来拯救世界’式的童话来解决现实中的难题,这太残酷了。我们需要更加强有力的工具。现在救援现场里还有许多英雄。他们应该更加受到尊重。”



戛纳=李新泉 记者 iamsa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