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学校能否教育人品

Posted January. 27, 2015 07:07   

한국어

2007年当时,大国家党大选候选人竞选过程中,朴槿惠总统公开了小学、初中、高中时期的学校生活记录部。从未落选班长、学习成绩也优秀、是个模范生。尤其,“诚实”这一品德始终伴随其记录簿。小学记录簿上记着“自尊心要强的孩子,有习惯只和特定朋友一起玩”、高中时期则记录着“过分慎重”。不得不叹服教师们对“学生朴槿惠”做出的锐利洞察。

▷随着学生部综合类型(新高考类型)的亮相,人品将在高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学则要求学生写自我介绍时强调人品,并具体写出相关案例。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品评价。李明博政府期间,曾将学校暴力记录到学生记录簿上,试图通过这种措施达到减少校园暴力的目的。今年,社会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黃祐呂曾表示计划加强师范大学入学考试之中的人品评价

▷对此,学生家长表现不一,而课外教育届则对此议论纷纷。全国教师工会提出批评,表示“依据分数竞争的体系仍未消除的情况下,加强人品评价将会引发新一轮人品竞争。”相反,韩国教师联合会则欢迎这一举措。而课外辅导企业将全面开拓人品典型市场改革之中。然而,对此十分好奇。不知对怎样的人品做出怎样的评价。

▷《纽约时报》最近刊登了一篇标题为《学校是否要教育人品》的评论。甚至有研究报告称,相比于智能教育,控制力、好奇心、意志、诚实……这类人品对学校成绩与人生成功产生很大影响。然而,不屈的意志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最恰当的。“好奇心”比“诚实”分数更高还是更低,对此每个人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内向和外向性格,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但无法让教师通过教育改变学生的性格。对这方面的议论也非常激烈。更何况,如果将人品列为一个科目按照考试进行评估的话,韩国的学生很有可能依靠死记硬背通过考核。当人品变成考上大学的一种手段时,人品教育将永远背离原来的目标。这就是人品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鄭星姬 评论员